索引号: 12371000MB2803683M/2023-01600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阜小学 发文时间: 2023-06-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威海经区曲阜小学教研成果——单元目标结构化设计

发布日期:2023-06-22 17:07 访问次数:

单元目标设计结构化表达


本次我将以单元目标设计和结构化表达为题从单元目标的结构化设计和单元目标的叙写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一、单元目标设计路径和方法

朱伟强教授单元学习目标的制定这一视频中提出了四步目标设计路径,这四步分别是

1. 分析单元主题,确定指向课标

2. 课标分解,初步确定核心目标

3. 教材分析,调整单元核心目标

4. 学情分析,确定核心目标

接下来我将以朱伟强教授单元目标设计路径进行迁移运用,以四下七单元为例,来进行单元核心目标的设计





分析单元主题,确定指向课标


首先,聚焦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下七单元中,它的单元主题是人物品质,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特点。其次,确定单元类型,提取相关课标。我们根据单元主题和课文,可以确定本单元知识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分析语文要素指向的内容,从课程标准中提取了三条相关的课标,依据课标找到对应学业质量标准。第三,分析课标,从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三个维度,分析课标,找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内容、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表现程度要求。

(二)课标分解,初步确定核心目标。

以第一条为例来阐述分解方法。朱伟强教授在分解这个课标的时候,他用了分别是确定分析单位、剖析核心概念、剖析行为动词、替代转写法

第一步确定分析单位,在这里,我可以找到行为动词是理解体会核心概念是词句意思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二步剖析核心概念,针对词句意思,经过网上查阅资料可知指的是词语、句子的含义,关键词句网上是指语境中有特殊含义能凸显人物形象事物特征的语句等,联系本单元语文要素可知指的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的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网上指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本单元指的是表现的人物品质。

步剖析关键词。联系我们之前从课标分析中的“怎么学”这一部分梳理出的行为动词,找到理解对应的动词解释体会对应的动词有分析、说出

第四步替代转写法,将关键词剖析结果替换课标中原有的动词和名词,经过替代转写后就得到了初步的阅读目标一:能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分析、说出)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的词句表现的人物品质





针对本单元的另一条阅读目标,我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拆解、转化形成初步的单元目标二:能(简单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分析、说出)课文中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的词句表现的人物品质,与他人交流自己读书后产生的具体感受、得到的启示、道理


对比两条目标,我们发现有重合部分,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将使用朱伟强教授的目标转化策略中的聚焦连结法,将初步阅读目标一、二进行合并,得到了一条初步的单元核心阅读目标:能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能(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分析、说出)课文中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的词句表现的人物品质,与他人交流自己读书后产生的具体感受、得到的启示、道理。

按照相同方法,我设计出了初步的习作目标:调动多感官、细致观察人物的多个方面,能不拘形式地写下人物的特点。

我们得到初步的阅读目标和习作目标后,经观察可发现现在的目标存在部分行为动词有多个选项,行为表现表述不够清晰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进行第三步

教材分析调整单元核心目标

根据教材助学系统来调整学习目标,所谓助学系统即是统编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搭建的学习支架,往往分布于教材的各个部分,具体包括单元提示、课前预习、课后习题、课文旁批、阅读提示、插图、交流平台等等





这里分析教材内容可知解释句子含义在四课只有《古诗三首》这一课明确提出。他的行为动词是说说,然后接下来复述。关于复述本单元有两个要求,第一个黄继光一课的简要复述课文。第二个默读课文,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明确的提出了应该是简要复述。


至于感受体会人物品质在本单元要求一共有四处,结合本单元助学系统我们可以发现感受的方法,有找出、读好、思考说说。

之后分析核心概念可知:词语句子的含义指的是诗句的意思,等还包括了环境描写,人物品质汇总分析后可知主要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品质,对于与他人交流读书后的感受和得到的启示道理,在教材中指的是对生命的体会,收获的哲理。所以最终我们的阅读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调整为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课文中词语、诗句的意思,能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找出并读好课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环境描写的词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物品质;与他人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和感悟的哲理。

然后我利用同样的方法对习作目标进行了教材分析,调整后的习作目标为调动多感官、细致观察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特长等,结合事例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特点。

)学情分析,确定核心目标

接下来调整后的单元目标由于脱离学生具体学情,所以我们要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核心目标。





1.分析逻辑学情


逻辑学情,指的是根据教材知识体系,理论上,学生已学会什么,应学会什么,未来还要学习什么。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纵向列表分析法

依据单元目标,我们整理了对应的语文要素,并对其进行了整理,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一二三年级都有学习不是难点,而对于复述,小学阶段简要复述的方法有种,第一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第二种抓住主要人物事件进行复述,第三种是用小标题进行复述,分析逻辑学情后发现此时学生理论上已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复述,但是需要教师提供支架,所以本单元我们将复述调整为借助支架进行简要复述。





2.分析实际学情


在这里我们借助朱伟强教授的所需学业成就分析表格,先确定基本问题为1、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2、如何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然后根据基本问题分析学生需要哪些技能解决基本问题。然后调研学生是否有这些技能,最后依据学生此刻的实际学情,制定教学决策。

分析实际学情后发现,古诗三首中部分词句对于学生哪怕是借助注释依然难以理解,所以我们将行为条件进行补充,调整为结合诗人背景资料说说课文中的词语、诗句的意思,此外,找出这一行为动词较为笼统不知如何操作,所以我们将找出调整为圈画。

最终单元目标为

阅读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诗人背景资料说说课文中的词语、诗句的意思,能借助支架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圈画出并读好课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环境描写的词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物品质;与他人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和感悟的哲理。

习作目标:

调动多感官、细致观察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特长、事例等,能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特点。





    


    二、单元目标的结构化表达

设计好单元目标后,我们就要将其进行叙写。对于续写单元目标,朱伟强教授提供了三种单元结构框架来呈现。一是按单元学习内容来呈现,结构化框架为:内容写了什么,读法怎么读的,价值综合运用。二是按单元学习任务来呈现,如四下二单元自然科技中过去探索古代奥秘、现在博览现代科技、未来畅想太空奥妙,三是按单元主题来呈现,即是根据这一单元的主题确定如四上七单元主题追寻百年不变的爱国心,这里我们选择按学习任务进行叙写单元目标为:

 1.认识3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1个字,会写37个词语。积累古诗和名言。 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诗人背景资料说说课文中的词语以及诗句的意思,能借助支架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2.能圈画并读好课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环境描写的词句,说出从中感受到的有责任、有担当人物品质;与他人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和感悟的哲理。   






3.调动多感官、细致观察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特长、事例等,能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特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