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71000MB2805865K/2024-04477 | 文号: |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路小学 | 发文时间: | 2024-11-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青岛路小学2024年区“教坛新秀”推荐人选的评选方案 |
||
|
||
|
||
为切实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 尚、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在学科教学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青年 骨干教师队伍,为我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资源,根据经技区教体发〔2020〕23 号《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经区第七届教坛新秀评选方案(2024)23号》的通知要求,组织我校的区教坛新秀候选人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1989年6月以后出生(含6月)的在编在岗教师。 二、评选条件 凡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均可参加评选: 1.任职3年及以上的青年教师。 2.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积极的教研态度、科学的教育理念,能积极和熟练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 3.有坚实的业务能力,每学年至少执教一节校级公开课; 近三年教学成绩考核居学校前60%。 4.除音乐、体育、美术、信息科技学科外,其他学科参评 的教师需担任班主任或教研组长或学校中层干部两年及以上。 特别说明: 1.已获得教坛新秀称号、区级及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 人的教师,不得参评。 2.各学校严格审查参评人员的评选条件,如有弄虚作假, 取消参评资格,并对所在学校进行全区通报。 三、名额分配 全区计划评选教坛新秀不超50名,小学选取不超过 23名,我校3个推荐名额。 四、评选时间 1.递交材料时间:2024年11月27日(周三)。校内评选时,交档案袋,内含原件和一览表。档案袋交给王伟华老师,并当面查验证书原件,分三摞夹好原件;一览表一式三份。 2.学校上报区里时间:2024年12月4日上交报名表至区。按照区文件“上报材料及要求”顺序整理档案袋。 3.现场讲课评审和递交材料时间:区另行通知。 五、评选程序 1.符合条件的教师先个人申报,学校严格审核其是否具备参评条件,并审核证件。 2.学校评审委员会进行材料评审,对参评人选的材料进行打分、排序。学校按照材料分数取前三名推荐到区里参加评选。 3.学校拟上报人选须在学校公示不少于 3 个工作日,接受全体教师监督。 4.区级评审以区通知为准。评审分为现场讲课、材料评审和总评三个环节。 现场讲课评审重点观测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突出 观测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课时教学的“教-学-评一致”;二是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材料评审对参评人选的材料进行打分排序。现场讲课得分与材料得分分别占 40%、60%的比例计绩,根据总评成绩,公示本次教坛新秀的拟确定人选名单,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确定本次教坛新秀评选的最终名单。获得教坛新秀称号的选手,需在成绩公布一周内,将课例资源上传至威海智慧教育云平台教坛新秀栏目下。 六、上报材料及要求 (以区文件要求为准) 1.从教以来获得的相关证书原件,论文提交原件,包含审查证打印页。包括荣誉证书、优质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公开课、课程资源、优课、微课、实验说课、目标大赛、学历案大赛、说课大赛、教学方案大赛、课题立项证书或结题证书、课题成果奖、经验交流、著作、论文等的复印件。 以上证书或论文统一装订,具体要求和顺序为: (1)综合荣誉类(不超过2项):获得的由区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种荣誉证书。 (2)教学工作类(不超过5项):在教学工作中的获奖证书及佐证材料。获得的优质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公开课、课程资源、优课、微课、实验说课、目标大赛、学历案大赛、说课大赛、教学方案大赛、命题大赛、作业设计大赛等获奖证书(同一课题的课取最高奖,计1项),同时,除公开课外提交各奖项评选结果的通报一份。 (3)教科研工作类(不超过4项):在教研、科研、培训中的成果或获奖证书及佐证材料、论文著作等。主持或参与的市级及以上课题结题证书或立项证书,同时提交该课题的立项申请书;获得的区级及以上经验交流、专题讲座证书;获得的区级及以上各种成果奖励证书,包括威海市年度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市级与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等;发表的论文(包括期刊封面、目录、论文页及知网等查证打印页)、出版的著作或正规教材等(包括封面、版权页、章节目录、封底等)。 七、赋分参考(参考我校职称评审方案) 1.获得的由区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种荣誉证书(不超过2项)。 (1)区级10分、市级15分、省级20分、国家级30分。 (2)非专业荣誉:①区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综合表彰奖励。区级8分、市级13分、省级18分、国家级28分。②区市级及以上教育部门批准的综合表彰奖励,区级5分、市级8、省级12分、国家级15分。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奖励不予受理。 2.在教学工作中的获奖证书及佐证材料。获得的优质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公开课、课程资源、优课、微课、实验说课、目标研究大赛、学历案大赛、说课大赛、教学方案大赛、命题大赛、作业设计大赛等获奖证书(不超过5项。同一课题的课取最高奖,计一项),同时,除公开课外提交各奖项评选结果的通报复印件一份。 (1)教学获奖。优质课获奖:区级 8 分、市级 13 分、省级 18 分、国家级 28 分。一等奖按满分计,二等奖减1分计,三等奖减2分计。优课(一师一优课)、优秀课程资源、微课:按各级别等次减分后再减半计分;多人合作项目位次第一的按所对应分数计分,其他成员按对应分数再减半计分 。微课按各级别降一级后减半计分。多人完成位次第一按同等次满分计,其他人对应减半。 (2)实验说课、目标研究大赛、学历案大赛、说课大赛、教学方案大赛、命题大赛、作业设计大赛、特色课程、优秀案例等获奖证书。按区级2分、市级3分、省级4分、国家级5分计分。一等的按相应级别一等奖满分,二等奖减1分,三等奖减2分。多人完成位次第一按满分计入,其他人对应减半。 (3)体育、美育教师执行鲁政办字〔2021〕136号文件精神,即“把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参加市级以上教育或体育部门组织的体育赛事成绩、基本功比赛成绩视同体育教师教学成果。把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参加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艺术展演成绩、基本功展示成绩视同美育教师教学成果。在参加教学科研工作评定、职务职称晋升评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教师需要有个人的获奖证书。音体美团体赛事按照通报中的获奖教师人数折算得分;指导学生个人获奖获得的证书折半计入。 (4)公开课、示范课类:区级5分、市级8分、省级10分、国家级15分。 (5)本项中的教学工作获奖是指申报学科的获奖,如提交其他学科证书,按照对应等次分值减半计入。 3.在教研、科研、培训中的成果或获奖证书及佐证材料。主持或参与的市级及以上课题结题证书或立项证书,主持人提交原件,参与人提交复印件,同时提交该课题的立项申请书;获得的区级及以上经验交流、专题讲座证书原件;获得的区级及以上各种成果奖励证书(包括威海市年度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市级与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原件及佐证材料;发表论文(带查证打印页)、出版的主要论文、著作及编写教材、转载文章情况。(不超过4项) (1)课题:必须是区、市、省、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或教育教学研究院组织立项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或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并通过结项鉴定。未经以上部门授予的非正规课题不得上报,也不予受理。区级 5 分、市级 8 分、省级 10 分、国家级 15 分。如 2 人以上合作完成,主持人或位次第一的按所对应分数计分,其他成员按对应分数再减半计分。 (2)教学成果:需是参加由区市级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成果评比获奖。区级 7 分、市级 10 分、省级 12 分、国家级 17 分。一等及以上按满分计算,二等减 1 分计,三等减 2 分计。如 2 人以上合作完成,主持人或位次第一的按所对应分数计分,其他成员按对应分数再减半计分。 (3)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类:专题讲座,区级5分、市级8分、省级10分、国家级15分。经验交流按照区级3分、市级6分、省级8分,国家级13分计入。 (4)出版的主要论文、著作及编写教材、转载文章情况:区级2分、市级3分、省级4分、国家级5分。 ①著作按同级别加2分计入,教材按同级别加1分计入。著作的主编按对应分数计入,副主编等同于同级别论文,编者按同级别论文减半计分;国家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编者和省地方课程教科书的主编、副主编第一位按对应分计入,其他编委按对应分数减半计入。 ②论文、著作教材及作品要求在国家正规刊物上发表的刊物、书籍。著作需要提交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查询结果页面;论文需要提交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和“中国知网”或“万方数据”主流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后的查询结果打印,书籍原件,拒收非法刊物。 ③以发证机关级别或出版刊物级别计算,如 2 人以上合作完成的,按照合作人数平均得分。属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加1分。不受理用稿证明、复印件、电子刊物。获奖论文按同级别降1分来计算,每等次再依次降1分计算。 ④《威海教育》属于市级刊物,按照市级加分。 申报材料时,需一次性上报所有材料并分类整理,不受理补报的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等各种材料。证书按要求提供原件,特殊情况的需要另附说明后可提供复印件。如遇总分相同者,按照教学工作类获奖分数高的推荐。 评委会成员:鲁丽霞、王明霞、李怡婷、丛佳丽、王晓晨、邵一心、刘静、郑庆岩(8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路小学 2024年11月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