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71000MB2805865K/2024-00655 | 文号: |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路小学 | 发文时间: | 2024-03-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以实干笃定前行,全力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青岛路小学2024年度工作计划 |
||
|
||
|
||
一、指导思想 2024年,青岛路小学学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乐意的“三乐教育”为引领,紧紧围绕“乐享教育”特色发展主题,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五育并举,全力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目标明确定方向 为明确办学方向,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再提升,我们深入分析第三方入校评估总报告及“一校一报告”,将报告中提出的9个指标13条问题归纳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党建品牌引领力道不足,与教育教学融合不够; 2.教师队伍建设仍需加强,职业幸福感尚存欠缺; 3.习惯养成教育有待深化,常规管理水平需提升; 4.学生主体地位缺乏关注,协同育人成效有缺失。 问题就是方向,差距就是动力!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坚持直面思维、有解思维和优解思维,新学年重点从坚定党建领航和党教融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及提升常规管理水平、家校共育突出满意度工作四方面精准发力,时刻以“追求精致,我要执行力”的团队精神,坚持活动育人、以文化人、双减赋能、特色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乐享教育”由特色学校向品牌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三、实干举措促发展 (一)坚定党建领航,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1.强化党组织建设。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压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把党组织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师德培训等途径,坚持“党建引领,党教相融”的工作理念,以“三融三立”工作法为抓手,积极建设“青春+”党建工程,让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2.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以“党建引领大思政课堂,深度融合赋能德育工作提质增效”党建突破项目为抓手,创新打造思政融合育人亮点,通过党队融建,开展学科融通、活动融入、家校社融汇的“四融行动”,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以高质量党建领航青小德育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队伍建设,厚德博学,爱生乐教。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立足“零六三一”强化式的师德教育,坚持用“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广教师妙语、忌语,倡导“正面管教、良性沟通”,严格实行师德考核的一票否决。 2.重视教师发展规划。落实“双微+四青”教师发展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持续做好面向全体教师发展工程规划和实施,继续深入开展“青春有约”青年夜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促使各梯次教师专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3.强化教师科研意识。以“十四五”课题研究为切入点,聚焦课堂教学瓶颈问题,将“大单元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作为学校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主题,以单元教学内容结构化为大单元教学的生长点,指导大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并诊断学生思维发展水平。通过高质量常态化的校本教研,深入推进大单元教学实践,提高团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4.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持续改进现有考核和评价方式与方法,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宣传辐射,提升教师的获得感、满意度,激发教师的育人活力。 (三)坚持以生为本,修身养心,善思乐学。 1.落实全面德育,培养五美少年 (1)加强队伍建设,深化班主任的培养。 充分发挥鞠建妮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引领作用,定期举行班主任沙龙和经验交流培训活动,帮助班主任解决日常教育生活动的问题,在交流中促进成长,班主任队伍抱团进步。“衡弈”心理沙龙持续进行,班主任有问题可以随时参加。 每位班主任针对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打造独具特色的精致班级。各班实行百人百岗,从习惯、纪律、卫生、安全等方面打造自己班级的软实力,重视班风建设。 (2)重视常态德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巩固德育活动阵地建设,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百微德育课程体系,设计序列化德育教育内容,使德育目标循序渐进,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人文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习惯养成进行“微”德育管理,从上下学、路队行走、就餐坐姿、纪律等微小处培养学生习惯,每一种习惯的养成都从“开学三板斧”和“我要执行力”做起。开学第一月进行行为习惯达标活动,平时结合“雷锋月”“心理健康周”等时时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 (3)坚持以文化人,红色活动浓郁氛围 做好红色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开发南泥湾红色劳动基地,打造红军食堂,通过讲红军事、唱红军歌、吃红军饭等活动,以校园红色文化浸润实现德育的全方位渗透。 2.强化课堂主阵地,切实实施精准教学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学生习惯培养 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管理,践行“学为中心”课堂,夯实深度学习习惯研究,细化学生倾听、表达、书写等习惯的具体行为描述,制定《“乐享课堂”上课习惯规范》,关注学生“三姿”管理,夯实书写习惯培养,加强全学科深度学习习惯培养,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重点落实作业的书写与批改。书写方面,学期初由语数英教研组统一制作作业、试卷的书写样板范例,供全体教师学习使用。批改方面,各学科统一作业批改符号,使用等级制+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关注学生改错及教师复批情况。 (2)书香阅读工程 以“乐享”特色办学理念为指导,组织成体系、有意义的校园文化节,开展书香阅读工程,优化校园阅读环境,建立阅读激励机制,丰富阅读活动,表彰书香师生、家庭,实现全学科阅读习惯培养。 (3)深化双减,推进综合评价改革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计划的各类课程基础上,抓牢课堂主阵地,通过建立课堂巡视制度、组织公开课等方式,循证问诊,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 3.坚持健康第一,推进大健康计划 (1)以“体”促健 积极践行我校“练好童子功,健康向未来”的大健康理念,继续扎实做好传染病防控。 校内,开齐开足体育课,科学开展身体锻炼,阳光体育大课间融合五禽戏、本草纲目健身操、绳操等,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确保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积极开展班级体育联赛,以赛促训,以训健体。重视社团、校队体育活动的特长培养。 拓展校外健身,倡导家庭健康新概念。家庭亲子健身活动方面,一是建设“我的小小健身房”,不在面积大小,重科学、适宜器材;二是制定“我的家庭健身计划”,内容重趣味;三是打卡“我的家庭健身作业”,同学及家庭间互相交流,贵在坚持;四是举办“我的亲子运动竞赛”,定期举办家长足球赛、羽毛球赛、亲子趣味运动会等。家庭养生保健活动方面,一是四时季节膳食养生活动,注重家庭菜品丰富、荤素搭配、结合季节转换,制作各种营养餐;二是倡导家庭学习中医知识,药食同源,按摩推拿养生。 (2)以“劳”促健 将中医文化进校园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依托学校“三馆一园一坊”即膳食养生馆、康心馆、中医展览馆、百草园、香囊工作坊,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劳动教育活动。 积极参与校内劳动基地活动:到南泥湾劳动基地学习种植农作物,到百草园识百草、种百草、收百草,到膳食养生馆熬养生粥、泡养生茶、做养生膳食;到社区校外劳动基地开展爱绿护绿、环境清洁、美化街道等劳动;借助“劳动周”开展职业体验活动,既体验父母的辛苦,也能感悟劳动的价值;开展“我身边的劳动楷模”、“我的劳动创意”“跟着节气去劳动”等主题活动,探索劳动教育+项目化课程,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学习劳动精神,形成劳动品格,赋能学生全面成长。 (3)以“艺”促健 依托中医文化进校园特色项目为抓手,基于办学特色、学情需求,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资源、拓展内容,以赛促练,切实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4)以“食”促健 规范做好食堂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餐食满意度,持续开展“美好”食“光”行动。 (5)持续关注师生卫生、心理健康问题 卫生方面: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传染病预防;2.建立学生体质管理档案;3.加强预防近视教育和肥胖管理;4.以讲座等形式调动学生对饮食营养和食品安全关注。 心理方面:1.组建心育队伍;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3.开放心理咨询室;4.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时;5.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并建立心理管理档案;6.举办“525心理健康周”系列主题活动。 (四)家校携手共育,为爱助力,安心乐意 1.家委会建设。召开三级家委会会议,架好家校沟通的桥梁;鼓励家长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借助家委会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百家讲堂活动、家长义工建设等活动,协助学校拓宽学生的成长平台,延伸学生的学习资源,为促进学生更好成长加油助力。 2.家长开放日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开放餐厅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校,监督学校,助力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3.家长会。学期末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报告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成长发展情况等,引导家长与学校携手确定孩子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有效构建好家校结合的平台。 4.家长学校。根据区家长学校的要求,进行家长读书月活动,让读书真正成为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有效途径;“锦囊妙计,家教有方”家庭教育志愿队定期组织到社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组织家长进行“如何开展家庭会议”的专题培训,引导家长在家庭中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改善家庭氛围、增进亲子交流、提升育子能力等;开展“相约周五”家长常态化读书活动。 5.家访。组织开展全面家访活动,增进对学生及家庭的了解,达到家校和谐共育的效果;建立常态化家校沟通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及时解决家长的热点、难点、痛点等问题,增强家校沟通效果。 (五)优化服务理念,精细管理,提升实效。 1.优化校园安全保障,提升安全感 (1)开展安全教育。通过安全课教学、1530安全教育、全学科渗透、每月安全主题教育等活动,提高学生自护自救技能,增强学生形成自护自救意识。 (2)安全培训与演练。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消防技能培训、应急预案培训、隐患排定标准的新规定学习、岗位职责学习培训和消防、防汛、防震、防爆安全演练。 (3)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签订各类安全责任书,认真做好安全排查,重视师生不稳定人员排查。 2.优化后勤服务工作,提升满意度 对于食堂食品的卫生安全要常抓不懈。对于食品采购要坚决杜绝源头不明的食品进入食堂。对于食品的加工要保证足够的清洗次数,熟透再出售。食堂工作人员要保证每餐的洗手消毒次数和餐具的保洁存放。对于剩菜剩饭的处理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处理。杜绝一切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做好其他项目工作,提升规范化 继续加强信访、舆情、宣传、信息、档案、语言文字、爱国卫生、节能降耗、国防教育、环境教育、图书管理、关心下一代等工作。积极配合责任督学开展学校各方面督导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落实整改,不断完善学校各方面工作。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实干者从来不会被辜负!新学年,全体青小人将继续秉持“乐享教育”的办学理念,牢记初心使命,以实干笃定前行,全力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向着更高更优的教育理想迈进。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路小学 2024年3月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