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71000778428809J/2024-01923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经区泊于中学 发文时间: 2024-03-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泊于中学历史沿革

发布日期:2024-03-06 08:58 访问次数:

泊于中学历史沿革

 

泊于中学于1960年4月始建于泊于人民公社驻地,因隶属县级威海市管理,学校冠名山东省威海第五中学。1960年8月,招收第一届初中生210名;1962年7月,第一届初中毕业生离校。

1965年7月,由于区划变动泊于人民公社划归荣成县管理,学校更名为山东省荣成县第十七中学。

1969年8月,荣成县第十七中学由初中建制升格为高中建制,取名荣成县泊于中学,学校当年停止初中的招生,直到所有在校初中生全部完成初中学业,学校真正变成以培养高中生为主体的国办高中。

1975年3月31,中共泊于公社委员会《关于把泊于中学改建为五七学校的情况报告》批发后,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历史原因 原荣成县泊于中学改建并更名为泊于公社五七学校,校址也由公社驻地迁至岛邓家村村东。

十年动乱结束后,1976年4月国家恢复高考。当年7月,撤消泊于公社五七学校,复名荣成县第十七中学,学校也由半工半读回归到以教学为主的正规渠道。

1978年8月,校址回迁至泊于人民公社驻地,学校再次恢复初中招生,并在初中部正式开设英语教学。1979年11月,撤消高中,恢复初中建制。

1975年2月,在现有小学部建夏庄联中,1976年9月进行交付使用,在1984年,泊于乡政府集资,筹建现有教学楼 号,1985年新学期开学前竣工,并正式交付使用。同年8月15日,根据荣成县教育局、泊于乡政府《关于荣成县泊于乡四处联办初中合并荣成第十七中学的意见》的要求,1985年8月29日四处联办初中正式合并至荣成第十七中学。在校学生总数1610人,教职工100多人。

1985年9月,乡党委批准成立学校党支部。同时,由于学生上学路途遥远,村委的要求 ,上级的批示,把侯家村、鲍家村、寨子东村、逍遥村、赵家村、圈于家村、金鸡村村、岛邓家村、盐滩村、栾家滩村的学生聚在一起,成立侯家分校。同年9月10日,孙洪礼同志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

1988年11月,荣成撤县改市,荣成县第十七中学改名为荣成市第十七中学。同时,学校开始酝酿在教职工中实施量化管理,12月26日,教职工量化管理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学校的管理由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1992起,我市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其中,我镇被荣成县列为首批十一个试点乡镇之一。

1994年7月,由于区直的划分 ,泊于镇划归环翠区,由此,原荣成市第十七中学,更名为威海市第十二中学。

2003年3月,由于区直的划分,泊于镇归划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学校更名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泊于中学,至此侯家分校也进行合并。同年原泊于教委取消,由泊于中学统管全镇教育工作。

2008年9月1日,泊于镇原三处小学合并到中学,成立小学部。泊于中学由此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