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71000661370543L/2025-02930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港小学 发文时间: 2025-09-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5--2026学年教导处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9-01 13:30 访问次数:

2025--2026学年教导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25年新港小学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围绕威海市教研院和区教育分局教研中心的工作要点部署工作,以--评一致性 2.0 项目研究成果为抓手,以十四五课题为方向,全力构建“学为中心”日新问学课堂,打造高质量、常态化的校本教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科学、全面、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管理,践行“学为中心”课堂

2.以“向阳生长日新行远”的核心理念,架构“日新生长”特色课程体系,采用“航程日志”评价系统,培育有“朝气蓬勃、灵动自然、向心向上”的阳光少年。

3.以“日新教育”为理念,抓牢课堂主阵地,打造“日新问学课堂”通过建立课堂巡视制度、组织公开课等方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

4.以“十四五”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搭建教师各类成长平台,聚焦课堂教学评价瓶颈问题,全面梳理课堂教学评价的路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工作举措

(一)加强常规管理,筑牢提质根基

为提高常规效率,本年度将根据区里抽测样式,优化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常规标准。将备课、听课、作业各方面的要求具体化,按照学期初教研组内规范要求、学期中教导处牵头组织评比、学期末总结反思的方式进行实施

1.备课:首先各学科按照基备要求,做好学科教学计划,运用各学科最新的教学方案模版,扎实有效备课。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标出教师“下放任务”、“处理信息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和“展示交流”部分,确保目标有效落实以及课堂学生主体。其次借助校本教研实现整块的集体备课时间,每个月开展单元视域下两个重点课时的深入备课,围绕目标评价、情境、任务链等关键点进行深度研讨。

2.听课:根据教龄不同,设置听课节数,其中必须有3节市、区级优秀课例,做好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对于记录时间、旁批重点检查,随时抽查公布样板,存在的问题及时公布并整改。将《区“学为中心”的课堂质量标准》贴在听课本第一页,引领学科教师听课有目标,评课有依据。

3.作业:依据区里抽测、考试要求,学科组统一

作业设计,重点关注学生书写、改错及教师复批情况。

4.信息化教学由教导处专人负责,每月统计教师登录次数和上传课件情况,计入量化考核。同时积极参加区里的培训活动,学习利用云平台进行集体备课、赛课观摩等,提高使用效果。

(二)架构课程体系,培育时代新人

秉承“向阳生长日新行远”的核心理念,在开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构建“日新立德“日新启智”“日新修身”“日新秀美”和“日新强能”“日新生长”特色课程,采用“航程日志”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1.校本课程

    依据我区重点工作,重点解读“日新启智”下的“日新阅益”“日新修身”下的“足下生辉”“传统游戏”以及我校特色课程“格物致新”

  1)“日新阅益”

   响应《威海市中小学师生读书活动指导意见》及《经区中小学校“唤醒”阅读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号召,开展“五全”新悦读的项目化活动,一全指即构建由教师、儿童、家长参与的阅读素养共同体;二全指打造“图书馆+叽里咕噜阅读吧+十七个图书角+N个家庭书柜”四级联动阅读区域,配齐旭日之声广播站、少先队员宣讲室等朗读功能室打造书香校园与书香家庭,实施全时空拓展阅读;三全指设置了新悦读课、图书馆学习课等课程,设置和阅读相关的社团课程,推进全学科阅读覆盖,实现阅读育人;四全指将学生日常阅读与班级、校级阅读活动有机整合起来,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开展以年为单位,以月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实行全过程整合;五全指全方位评价,从阅读广度、深度、效度三个维度设计评价指标,构建“积星换币-积币争章”的阅读评价体系,持续激发学生内驱力,引领阅读走向“常态”和“深入”。

(2)足下生辉

    为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发扬学校足球特色,本学期将全面开设规范“足下生辉”校本课程。该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周安排一课时,课程内容以足球基础技能学习为核心,涵盖踢球、颠球、带球跑、传球、射门等基本技术动作,体育老师负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掌握足球运动要领,增强身体协调性与体能素质。课程将延伸至实践层面,高年级利用阳光体育课程进行实操训练或班级比赛,计划学期中后期组织校园班级足球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颁发“最佳射手家”、“最佳守门家”个人称号。

(3)传统游艺

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丰富阳光体育活动内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本学期开发并实施“传统游艺”校本课程,该课程与每周的阳光体育课时相结合,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特色化、阶梯式推进:一年级以安全、易上手的踢毽子为主,重在培养兴趣和身体协调能力;二年级开展花样繁多的跳皮筋活动,在节奏与韵律中提升协作能力;三年级进行有趣的老鹰捉小鸡活动,在协作的同时锻炼反应能力;四年级开展经典团队项目扔沙包,在激烈的攻防转换中全面提升敏捷性;五年级重点进行跳大绳团体活动,旨在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与配合默契。

为检验课程成果,展示学生风采,拟定于11月举报“传统游戏嘉年华”联赛,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氛围。

(4)格物致新

    “日新”教育理念引领下,深化实践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该课程源自中国传统“格物致知”哲学思想,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激发创新。课程将分学段梯度实施:

    低年级段:班本课程“旧物新生·创意改造”该课程在一至年级以班本形式开展,以“旧物改造”为核心内容。各班在班主任指导下,利用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纸箱、旧衣物等)进行艺术再造和科技小制作。课程重点不在于作品的精巧,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设计意识,鼓励他们思考旧物的新价值、新功能,并亲自动手实现。课程成果将以班级主题展览的形式呈现,学校将为每个班级提供专属展览空间,每班展览一周。展览期间将由课程评审小组进行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并打分,评分将纳入班级期末考核。

    高年级段:社团课程“荷韵匠心·主题探究”,在三至五年级成立“格物致新”社团。本学年将以“荷花”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融合实践。社团活动将不仅限于手工制作,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探究过程。本课程通过低年级的普及性与高年级的专研性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动手实践、探索万物中“致知”、在思考创造中“致新”,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2.微时光课程

    为精细化校园每日管理,最大化利用碎片化实践,将系统

开设晨练早读、午间播报和晚间习字课程,让微时光赋能学生成长。

     3.“航海日志”评价手册

    为了建立全面、系统,创新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模式,突出“五育并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新港小学设置了“航海日志”评价手册,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和劳动实践五个方面,设置评价标准,给予“友爱小当家”“勤奋小学家”“运动小健家”“美景发现家”以及“劳动小管家”。

(三)严抓课堂实效落实双减政策

    打造日新问学课堂,推进---用-改”一体化课堂教学依据“教-学-评”一致性原则,落实“学为中心”的课堂。

确立巡课制度,采用“听-看-形式检测课堂质量“听”即听教师下放问题是否恰当“看”即看学生是否参与课堂和是否得到发展“查”即查学生课堂笔记,确定学生听课的质量。通过课堂巡视发现的个别教师和个别班级的问题,马上整改并解决。

持续做好作业管理、睡眠管理、体质管理、读物管理、手机管理等“五项管理”工作,通过专家开讲、全体教师会培训、签订承诺书强化全体教师意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双减”工作落

(四)以课题为抓手,促进教师发展

本年度我们以一个抓手、两个平台、三个层面,打造高质量常态化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一个抓手—课题

依托十四五课题,“专业阅读”、“研磨课例”和“设计工具”三方面进行研究。

1.专业阅读:本学年共读书目为《课堂评价—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学业评价—多种评价工具的设计和使用》,分学科向教师推荐核心期刊中关于“课堂教学评价”“评价工具的开发运用”等文章,采用打印批注、撰写体会、读书分享等形式内化学习。每月开展读书沙龙,将阅读内容外显,结合自己的课例和评课路径说不同说收获。

2.研磨课例。依据《经开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用区工作室的各学科样例,厘清单元内容结构化设计的路径与关键点,精准目标研制分析教师行为中下放问题,信息的催生、收集、研判、处理反馈的路径,形成具体的策略。根据培训的重点围绕“目标、评价任务、问题链、活动组织与评价”,各教研组进行评价任务结构化开讲活动

3.设计评价工具。研究观测课堂教学评价工具:一是研制利于学生思维外显的记录工具,便于教师收集、研判信息并调整教学;二是教研团队在课堂上用观课量表收集证据,并评课来改进教学。

2)两个平台

1.专业指引发展——青蓝工程

为每位青年教师找师傅、结对子,在日常工作和各项比赛中跟进指导和培养,助其在骨干教师的帮扶下成长、成长,青年教师中开展课堂达标赛、说课比赛、教学反思比赛、教学论文评比等系列比赛,促进教师理论素养落地。

2.培训提升素养——集备时间

优化青年成长课程,每周一集中备课1小时对青年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助力新入职教师早日站稳讲台,助力三年期教师课堂走向成熟,助力五年期教师成为教科研的骨干力量。

(3)三个层面

开展“三航”工程,由校长牵头,书记主抓,中层为主要

成员组成领航团队,引航由各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组成,启航则由各学科的教师组成。实施“1+1+1”辐射带动思路,形成由点到面、由个体到团体的深度研究模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力争教导处的各项工作更上新的台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为谱写港小的明天一起加油。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港小学

2025.8.19

具体配档:

每月常规活动:

每月进行一次学生阅读核心素养调研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命题或设计调研方案,笔试类从试卷得分和卷面得分两个角度进行评价。

9月

教师层面:

1.进行教师暑期读书活动和征稿活动的展评工作。

2.开展“青蓝工程”结对仪式。

3.确立学科教学微研究课题,提交各教研组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4.开展说课比赛

5.教师推门听课

6.社团申报

7.下发体质监测、军训队列比赛、新悦读方案

8.下发日新评价体系,开设专属超市

9.下发思维创新班级擂台赛方案

学生层面:

1.学生暑假作业展评

2.军训及队列比赛展示

3.学生学习习惯评比

4.社团报名

5.音体训练进入正轨

6.思维创新班级擂台赛

10月

教师层面:

1.开展“日新问学课堂”课堂达标活动(阅读导读课)

    2.优质课打磨

3.常规管理—— 作业抽查、调控与展评

4.教师悦读行动“与好书同行  为生命阅读”——读书论坛

5.新入职教师听课

6.大阅读工程推进现场展示活动

学生层面:

1.开展秋季运动会

2.进行体质检测

3.讲红色故事比赛

4.科技月成果展示

11月

教师层面:

1. 十四五课题成果梳理

2. 下发班级足球联赛方案

学生层面:

    1.举行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

2.汉字书写大赛

3.传统游艺展示比赛

4.班级足球联赛

12月

教师层面:

   1.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微成果汇报展评

   2.总结大阅读工程推进情况总结活动

学生层面:

    1.举行数学节系列活动

2.诗情画意暖校园活动

2026年1月:

教师层面:

1.常规管理检查

    2.社团成果验收

    学生层面:

    1.新悦读成果验收

2026年2月:

1.期末质量检测

2.一二年级游园活动

3.教师考评

4.组织教师参加学科研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