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71000782332623D/2025-03433 文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发文时间: 2025-09-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实验小学2025-2026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9-17 10:43 访问次数:

一、指导思想

“红芯党建”品牌为引领,深度融合“知美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围绕经区教育体育服务中心、教研中心工作精神,以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为重点,以德育体系构建为核心,以服务保障优化为支撑,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螺旋融合、教学与德育协同共进、服务与发展同频共振,为“红色领航,育德启智”办学目标提供坚实保障,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二、核心目标

 1. 党建引领深化:健全思想政治建设体系,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红美双馨”先锋队伍,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

2. 教学质量提升:深化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突破“起承转合”四课型,推进项目化学习,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核心素养,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 德育实效增强:构建“四位一体”德育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文明礼仪养成,落实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4. 服务保障优化:规范职称评审、教代会、绩效考核等核心事务,完善工会关怀与行政流程,提升办公室服务效能与团队凝聚力。

三、重点工作与实施措施

(一)以党建为引领,筑牢办学根基

1.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月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每季度召开党员大会、上党课,实现主题党日“3+N”规范化、政治生日常态化。

落实“三级联动学习机制”:每月党小组组长引领学红色文化与学科融合实践,每月主题党日集中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教育论述与实践》,每季度开展党课专题学,党员教师分享红色基因融入课堂经验。

创新主题活动:结合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红芯铸魂”演讲、“红色故事进课堂”等活动,以“党带队”推动红色基因传承。

坚持“支部前置审议”:学校重大决策(如绩效考核修订、评先选优方案)需经党支部审议后实施,确保党建引领贯穿业务全程。

2. 加强意识形态与党建业务融合

开展“思政微课堂”短视频征集:聚焦爱国主义、红色文化与课间活动融合,鼓励教师制作3-5分钟视频(如“数学中的红色密码”),通过校园公众号推送评选。

深化“红美双馨”先锋岗创建:开展“三亮三创三比”活动(亮身份职责承诺、创最美集体、比奉献创新),职称评先中优先考量党员先锋表现。

推动红色基因融入课程:将《红色故事汇》等红色教材纳入“知美课程”,在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渗透红色元素,实现育德于教。

实施“双培养”工程:通过“青蓝工程”,将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传承红色作风与教学经验,打造“知美教师”队伍。

(二)以教学为核心,提升育人质量

1. 深化单元整体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研究

推进“两主两翼”研究:以“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突破‘起承转合’四课型”为“两主”,以“青年教师成长锻造”“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为“两翼”,依托“经区好课堂”评选、长线教研活动,推动全员参与单元教学研究。

重点学科与单元安排:语文聚焦三上“预测”单元、四上“历史人物故事”单元,数学聚焦三上《多位数乘两位数》、四上《认识多边形》等,各教研组至少开展三轮课例打磨。

开发项目化学习案例:语文围绕革命文化课文开展“寻、访、展”活动,数学三年级以“校园午餐浪费分析”、四年级以“班级文化墙密铺设计”为驱动任务,落实问题驱动、学科融合等六要素。

2. 突破大单元“起承转合”课型与教师成长

分层推进课堂建设:骨干教师上好“立标课”(体现教学评一致性)、胜任教师上好“达标课”(落实四课型结构化教学)、青年教师上好学标课(配备师傅指导,学期末接受区教研中心考察)。

实施“知美五心”教师成长工程:通过“悦读悦美”“拾光书屋”读书共同体提升教师底蕴,开展粉笔字训练、论文评比、才艺展示等活动,强化师德与师能。

优化学生“四项引导”:引导规范书写(每月“知世界 美汉字”达标赛)、清晰表达(“小老师开讲”)、妙笔生花(定期现场作文大赛)、博学多才(“晨诵午读暮吟”“古诗文达标赛”)。

3. 创新全科阅读与常规管理

推进“全科阅读”特色:一年级围绕“小蚂蚁”主题阅读《蚂蚁的日记》,结合科学观察、美术创作;二年级以“云朵”为主题,开展观云日记、诗歌创作等;三至五年级分别聚焦“犟龟精神”“植物奋斗”“草药物语”,实现多学科融合阅读。

强化师生常规:教师需按统一模板备课(含课程纲要、单元设计、学历案与手写反思),青年教师学期听评课不少于35篇;学生语文每周练3次硬笔书法、数学按年级完成练习本与综合实践,教导处每学期集中检查2次(第十一周、十八周)。

提升教学质量:语数英每月单元检测,重点关注薄弱学科(现五年级数学、现四年级语文),通过推门听课查漏补缺;音体美科需提前5分钟带队,体育开学初以低强度体能恢复为主,定期抽测(如50米跑、跳绳)并计入考核。

4. 丰富托管与校园节庆活动

精细规划托管课程:一、二年级以实践活动与社团为主,三至五年级上半场完成作业、下半场开展社团,确保“双减”落地。

举办校园节庆:10月中旬体育节(年级主题入场式、学生比赛)、11月中旬科技节(班级团体赛+个人挑战赛)、12月中旬英语节(书写达标、课本剧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以德育为关键,落实立德树人

1. 优化德育队伍与阵地建设

构建全员育人队伍:教师以“132100”模式帮扶学生(定期谈话、学业指导),培养学生干部自我管理,通过“知美家长”评选建设家委会队伍。

强化班主任队伍:9月组建班主任工作室实施“青蓝工程”,每两周开展例会培训,完善考核机制激发积极性;召开少代会选拔第2025届大队委,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

打造班级文化:软文化(确立班名、班规、班训)与硬文化(教室净化绿化、值日表上墙)结合,实现“一班一品一特色”。

2. 强化学生文明礼仪与德育课程

开展习惯养成活动:开学第一周“小知小美”入学起航、第一个月“礼润童心”习惯养成月,创编学生主导的文明礼仪手册与校园提示语;通过“每周第一课”(国旗下讲话、表彰“文质少年”)、“四大礼”(开学礼、成长礼等)强化礼仪教育。

推进“小主人自治”:设立安全、文明、学习小管家岗位,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策划管理,培养责任与规则意识。

构建“四位一体”德育课程:以德育课程(道法)为主导,学科课程融入德育要素,传统文化课程结合节日开展活动(如清明诵经典),实践课程紧扣抗战胜利纪念日等开展“历史上的今天”教育。

3. 落实劳动教育、心理健康与安全卫生

构建三维劳动体系:“知美校园”开展“四季耕耘”项目与劳动技能比拼,“知美家园”实施每月“家庭劳动周”(记录劳动成果),“知美社园”依托家委会开展社区服务、农田劳作。

深化心理健康工作:开学第一周全覆盖心理筛查并建立数据库,重点关注学生由班主任与心理教师每月谈心;每两周开设心理健康课,围绕“5·25”开展主题活动。

加强安全卫生教育:宣传传染病预防、消防防震等知识,每月1次安全演练;完成二年级窝沟封闭、学生健康体检,落实视力保护“六个一”要求;通过法治副校长讲座、法制教育片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4. 深化协同育人与评价体系

构建家校社协同:每月内召开三级家委会会议,设立“校长接待日”“校园开放日”,开展“知美家长讲师进课堂”;办好家长学校,引导亲子阅读与家庭劳动。

健全“知美评价”:每日依托“优化大师”记录进步,每周通过“知美shopping屋”积分激励,每月用《学生成长手册》记录综合表现,每年按“优化大师60%+师生投票40%”评选“知美学生”。

(四)以服务为保障,优化办学环境

1. 规范核心事务与工会工作

职称评审管理:通过专题会议、线上资料实现政策全覆盖,制定标准化申报流程,搭建线上线下公示平台,建立矛盾化解预案库。

教代会实务推进:数字化收集提案、双备份议程预案、制定决议跟踪表、实行民主决策留痕,确保会议高效有序。

优化绩效考核:定期调整指标权重(教师代表参与研讨),实施过程透明化,建立申诉复核机制,按时间轴动态修订考核体系。

增强工会凝聚力:采用“线上问卷+线下访谈”调研教师需求,开展春节送春联、教师节感恩会等“节日暖心计划”,建立困难帮扶响应链;举办教工风采展、趣味运动嘉年华,搭建提案直通车、匿名意见箱等沟通渠道。

2. 提升行政与宣传服务质效

行政流程智慧再造:统一文档标准并搭建管理平台,用项目管理工具可视化活动流程,搭建处室协作云平台,规范会议服务(会前筹备、会中服务、会后整理)。

宣传矩阵升级:落实周度简报责任制,制定新媒体运营规范(内容审核、互动回复),搭建校园故事采编网,建立“专人+技术”双重舆情监控机制,维护学校声誉。

四、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领导为核心的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明确职责,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确保计划落地。

2. 监督保障: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对各项工作(如单元教学进度、德育活动开展)进行定期检查与公示,纳入部门与个人考核。

3. 资源保障:统筹校内师资、场地资源,加强与社区、实践基地合作,为教学、德育活动提供支持;保障工会关怀、教师培训等经费投入。

 

本计划以“协同高效、育人为本”为原则,将紧盯目标、务实推进,切实为学校各项事业有序开展筑牢基础,助力师生共同成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