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71000778428812N/2025-01645 | 文号: |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南路小学 | 发文时间: | 2025-09-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
||
|
||
|
||
站在新学期的起点,怀揣着教育的理想,教导处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双减”工作,以课程、课堂、课题研究为核心,立足学生素养,加强课程管理,完善学校教学常规,进一步推进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存在问题 1. 日常工作中的问题 (1)教师课堂教学不规范; ①老师坐着给学生上课; ②上课看手机; ③课堂中不能及时、全程关注每一位学生; ④课堂存在长时间罚站现象以及学生被赶出教室罚站现象; ⑤老师用不规范、不文明的语言批评学生; ⑥音、体、美、科学课未按要求在专用场地和教室上课; ⑦音、体、美、科学老师未能在上课前将班级带到上课地点; ⑧音、体、美、科学未能按要求组织上下课带队纪律; (2)学生学习习惯有待提高 ①双姿不规范:学生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的现象严重, 握笔姿势不规范; ②部分语文老师不能充分利用练字时间进行写字辅导; ③在日常作业中发现班级间,作业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3)劳动、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未开齐开足 通过访谈学生发现部分老师占用劳动、综合实践、地方课程进行主科教学。 (4)音、体、美课上主科教师留学生情况严重 (5)通过学生问卷发现有班级由家委会代买学习资料和用品。 (6)问卷调查中发现有个别老师授意家长代卖学习资料(本、字帖、辅导资料) 2.督导评估中的问题 (1)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区分不清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参与课程建设。社团活动则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组成的活动小组,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不受时间、空间、场地、人数的限制,完全是一种志愿组织。 (2)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在第三方督导评估中,督导老师发现一位低年级语文老师的课堂学生纪律差,老师只是布置学生机械写任务,课堂上无法体现学生的思维发展。 (3)校本培训不规范 我校校本培训主要是在班主任培训和教研组内的学科培训,缺乏全员培训内容。 (4)教师对劳动、综合实践课程认识不足,不知道其为国家课程,对课标要求没有了解。 二、工作目标 基于以上问题本学期制定了如下工作目标。 (一)核心目标 在“双减”背景下,结合学校“和润”教学理念,通过“四化两做”管理模式(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做实、做透),打造专业教师教学队伍,助力学生乐学成才,稳步促进学校教学提质发展。 (二)子目标 重视课题研究引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问题2-3)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常态规范。(问题1、2-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问题1、2-3) 注重课程规划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问题1-3、2-1、2-4)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问题2-1) 三、基于问题和目标的工作措施 (一)课题研究引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学期重点以课题引领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和润-生长力”课堂模式的研究和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改革课堂,提质减负。 ①和润-生长力课堂模型的研究和实施 学校基于“和润”的办学理念,依托省级立项课题《发展小学生结构化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构建实施“和润—生长力”课堂。以“以学论教、深度学习”作为教学理念,以学习目标融合、学生素养发展融合为教学原则,发展融合为教学原则,发展融合为教学原则,以结构化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思维活跃、整体和谐向上生长的高效课堂。这是“和润——生长力”课堂的1.0版。本学期开始我们基于张齐华的《社会化学习》对我们的“和润——生长力”课堂进行迭代升级,形成“和润——生长力”课堂模式2.0。(结构图1) ②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是区里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上学期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跨学科文本设计和作业设计评比,本学期会尝试把跨学习主题设计落地到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教研组开展主题式教育教学研究 学期初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研究的课题确定研究小课题,并制定相应的学期教研计划,学期末围绕小课题凝练出相应的微成果。 (二)规范教学常规管理,追求细节,常抓不懈。 1.严格规范教师课堂教学常规 在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加大教学制度的执行力度,重点放在规范教师课堂教学常规上。 (1)本学期仍采用巡课的方式,严格监督教师执行海南路小学课程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是否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重点是劳动课、地方课、综合实践课、阳光体育课的检查,发现一例通报一例;严格执行调课审批、登记制度,不得随意调、缺、改课。 (2)教研组在开学第一次教研会议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海南路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钉钉群教导处文件夹),对照制度反思以往课堂中出现的教学常规问题,明确本学期改进方向。 (3)本着“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的原则,加大课堂的督查力度,杜绝乱堂、空堂、坐堂、对学生不良课堂习惯视而不管等不正常现象发生。 本学期主要采用“日常巡课”进行教师课堂教学常规的监督。由每天的值班领导和教师任随机检查,发现问题均要反馈、改进。 (4)公示海南路小学教材教辅进校园相关制度、公开学校教辅使用情况、签订中小学教材教辅承诺书,杜绝教师推荐、家长代买等情况,发现一起通报一起,处理一起。 2.注重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 教学常规工作包括备课、上课、听评课、作业、学业辅导等。上学期,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完成规定数量,但个别教师在质量上只做表面应付工程,欠缺深入思考,完成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本学期仍然注重过程性检查,将重点放在质量的精细化检查上。过程性检查除期中和期末定期检查外,从两种检查方式入手。一种是 “每周一查”,由教研组长利用每周一次教研时间组织组内教师开展,检查时间不提前通知。一种是教导处抽查,跟进检查相关教师的备课、作业等资料,检查结果均以“原生态”化呈现并对问题追踪整改。 (三)注重课程规划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1.严格落实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核心。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科学制定课程表确保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劳动、科学、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程,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旨在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统筹做好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仍需要开足开齐。《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环境教育》系列课程、《安全教育》系列课程、《蓝色海洋》系列课程等,我们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强化实践性、体验性,促进学生认识家乡,涵养家国情怀。 3.积极建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 校本课程以“贯通融合、润物无声”的“融润”课程理念为指导,对学科课程的拓展、延伸、深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进学科素养的落实。社团活动主要指以兴趣和综合实践为主,开学第一周结合教师特长和学生年龄特点完成教师社团指导项目的申报。 (四)多措并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1.个人成长 (1)明确目标 每位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个人品质进行全面梳理,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2)专业阅读 本学期,继续要求每位教师认真研读一本教育专著,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读书计划,认真撰写读书笔记。教导处随机对照计划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汇报会”、期中和期末教学常规检查等形式检查教师读书情况。 2.共同体互助成长 在上学期实施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基础上,继续发挥青蓝工程(学科共同体、班主任共同体)、青葵学社等共同体的力量,让教师们在互助中成长。 (1)青蓝工程助力成长 以师徒结对的形式,不仅发挥师父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还能促进师徒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成长。本学期将采用微格情景教学给师徒教师提供一个成长地支架,师徒教师分别根据自身教学问题,按照微格情景教学过程(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进行试讲,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提高师徒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推进教师集体与个性化快速发展。 (2)加强青葵学社建设 青葵学社是我校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家园。本学期将以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增加以下内容,丰富学社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1学社单独开创“青葵学社公众号”,记录青年教师点滴成长感悟。 2学社实行“导读制”读书模式。成员轮流为导读教师,提前设置交流话题,其余成员自行开展任务驱动式阅读。 3.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工作思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科研培训、竞赛活动。 本学期教导处将组织开展雁阵四课全员赛课活动——雏雁达标课、头雁领航课、成雁示范课、群燕争鸣课。 (五)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本学期,要以学生为本,多方拓展学生活动领域,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 1.注重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上学期主抓课堂习惯,通过巡课和教师撰写的课堂习惯培养随笔反映的问题:评价方式单一,执行上前紧后松。本学期针对上学期存在的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课堂听讲习惯、书写习惯、完成任务、读书四大学习习惯,制定校级学习习惯养成标准。开学初,学生根据养成标准规范行为。班级和任课教师制定适合学生,易操作的评价措施。学校于每日巡课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 2.继续推进“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本学期继续抓好经典诵读、校园朗读者、现场作文、读书和征文活动,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开学初开展暑假读书活动展评,继续开展学科主题式微演讲活动。 3.继续开展学科素养比赛活动 本学期继续对语文(表达、书写、拼读、朗读、查字典、写作)、数学(口算、小讲师、书写、思维训练)、英语学科(书写、朗读、阅读理解)素养进行月比赛,打牢学科基础,为教学质量奠基。 4.开展学科(艺术节、科技节)活动 为打造“科技与艺术共融、人文与创新并存”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期初由艺术和科学两个教研组分别制定活动方案,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科技成果、艺术成果,培养创新思维的平台。 5.完善学科素养档案。 学科素养档案体现评价多元化、多样性,注重过程评价,要求每一位教师结合所任学科特点及所教学生个性,随时关注学生的成长中的点滴提高。学期中、末各检查一次档案。 (六)其他工作 1.规范功能室管理与使用 本学期继续采用专人专管的形式,做好各功能室器材的维护和使用,记录规范,提高使用率。重点规范科学实验室的仪器标签粘贴,完善学生实验操作的相关表单的规范记录。 2.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 严格规范校园网站管理,栏目消息发送责任到人,信息更新及时。每月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希沃信鸽积极开展活动;组织开展一次信息化教学手段(电子白板)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水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学期将在本学期计划中,抓实常规,积极教研,变革课堂,力争新的一年学校教学有新突破。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